碳中和与新能源革命:谁是未来新能源时代的主力军?| DBA课程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3-10-07 16:00
“我往冰球将到达的地方滑去,而不是它曾经过的地方。”
——著名冰球运动员韦恩·格雷茨基
《人类简史》里曾说:“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如何正确理解新一轮的能源革命,对于企业家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9月15-17日,长江DBA十期班第四模块课程走进我国西部地区唯一进入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前十强的城市——成都,以碳中和与新能源革命为背景多维度深入解析,陈宏教授以《清洁能源和双碳目标》为主题,深度介绍了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潜能和发展现状;张维宁教授则以《科技时代下的组织和模式创新》为主题,主要分享了人工智能给组织带来的变革和影响。
与此同时,本次课程还实地探访了中国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光伏企业通威集团和中国十大名酒之一的“郎酒”,从理论到实践、从物理到产业,为企业家打开关于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前沿视野和商业想象力,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长江商学院DBA课程紧跟时代发展脉搏,从课程主题、形式到课程设计不断创新,力求每次课程透析一个重要前沿领域,帮助企业家构建最新的知识图谱和行业视野。
- 1 -
光伏能源:
从通威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光伏技术起源于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大力推广在欧洲,产业强大则在中国。
9月15日上午,在本次实践课堂上,DBA同学们参访了多家通威集团旗下优秀企业,包括双流特种料、好主人宠物食品、成都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通威饲料有限公司,以及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从世界上最先进的饲料厂到最先进的光伏生产线,DBA的同学深深感叹其环保理念和所抵达的科技水平。
李海涛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杰出院长讲席教授
学位项目&校友事务副院长
下午,在通威集团位于高新区总部的会议室里,长江商学院杰出院长讲席教授、学位项目&校友事务副院长李海涛教授先为大家描绘了光伏新能源的全景,从光伏发电的原理到光伏产业链的图谱,从硅料、硅片和组件到光伏应用,让不了解新能源行业的DBA同学对光伏产业有了全局性的了解,为之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必备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有数位来自光伏产业上下游的DBA同学参与了光伏产业的交流和讨论。
左:王正根,DBA十期班同学、迈为科技董事兼CEO
中:黄明良,DBA八期班同学、华神科技董事长
右:励建立,DBA五期班同学、科达利董事长
在全球地缘政治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碳中和是少数各国可以达成共识的议题。《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平均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中国政府也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而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从全球的角度看,在2030年以前,全球的化石能源的消费就要提前达到峰值。全球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议题。
胡荣柱
通威集团副总裁
“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光伏太阳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都已被证实。光伏发电已经进入了平价时代,其成本和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已经持平,而且还在随着技术的发展继续下降,同时,光伏发电是一种典型的以小能源换大能源的做法,也就是生产、制造和储备它需要的电能已经很小。”通威集团副总裁胡荣柱在随后的分享中这样说。
自2004年中国出台《可再生能源法》以来,光伏产业开始迅速崛起。谈到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胡荣柱称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中国的光伏产品已经占据80%以上的全球市场,在某些环节,这个数字可以达到90%,此外,中国光伏的累计装机已经连续10年居全球第一,新增装机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
刘汉元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通威何以将农业和光伏两个行业都做到行业第一?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先生分享道:“凡事做到极致是我们文化理念的核心,就是事事要争创一流。现代社会商业竞争的规律就是每一个行业的领先企业几乎占了行业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利润,第二名和第三名至多分享剩下的利润,第四名以后几乎全是陪练,所以,通威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做大做强,争当第一,所以我们能一帆风顺的走到今天。”
光伏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GDP和就业的增长,也让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的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应对全球气候挑战的议题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为中国的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方式,“人类100%的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日子已经很近了,这要比大家想象的快很多,甚至,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间也有可能会提前。”胡荣柱表示。
- 2 -
氢能源:
“最清洁能源”的发展现状和瓶颈
氢能被称为是21世纪“最清洁能源”,属于第三次能源革命的重点技术路线和攻关方向。
虽然作为清洁能源的光伏太阳能已经非常经济,但如果全面使用,也要受到时间和地域匹配的限制。比如,光伏太阳能晚上和阴天无法发电,我们国家的太阳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但是用电最多的省份集中在东南。如果要解决时间和地域的问题,就需要储能和运输。
陈宏
长江商学院管理科学教授
DBA项目&美洲市场副院长
9月16日,长江商学院管理科学教授、DBA项目&美洲市场副院长陈宏教授在课堂分享中向DBA的同学们介绍了氢能的原理和发展,以及目前在各国的应用和瓶颈问题。氢气可以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或水能)来制取,使其成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这使得氢能在减少对有限化石燃料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氢气在成为能源的过程中,只产生水,不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所以也是一种零排放能源。”陈宏教授介绍道。
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的预测,到2050年,氢能源作为终端能源的需求占总能源的18%,而原始能源是12%;根据中国氢能联盟2019《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占比约为10%。
氢能产业链主要包含四大环节:制氢、储存与运输、氢气动力和基础设施。随着技术的发展,制氢的成本已经非常低廉,氢气动力环节中,比如燃料电池虽然也存在成本和寿命等方面的一些挑战,但并不是主要问题;而来自储存运输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挑战是其发展主要瓶颈。目前,氢的储存方式主要是高压储氢,但这种储存方法的成本非常高,且存在安全问题,而且,因为基础设施的问题,规模化推⼴基于⾼压储氢技术的燃料电池⻋也存在很大的挑战,目前高压氢只适合于短途运输。针对高压氢的储存和运输问题,有机液态储氢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该技术可以在常温常压下通过氢油储氢,无毒,且安全性高、可重复使用,同时,氢油储氢量高、成本低。通过改造现有的基础设施,诸如加油站变为加氢油站,或运油车变为运氢油车,可以解决该技术的基础设施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大规模商用有期可待。
对于垃圾处理这一全球性难题,陈宏教授也分享了一个可行性案例——非氢油方案下垃圾气化处理的成本非常高,但是将垃圾气化制“氢油”后就会降低整体的成本。
此外,陈宏教授还分享了各国碳排放的现状。
按照排放总量看世界五大经济体,中国从2001年加入WTO以后经济发展迅速,二氧化碳的排放也随之突飞猛进;之后是印度;日本、美国、欧盟和英国已经碳达峰,“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的碳排放最大的一块还是在制造业,包括石油、化工、炼焦等。”
关于各国的碳交易市场,陈宏教授也介绍道:“中国的全国碳交易市场是2021年7月开放的,中国的碳交易目前只包括二氧化碳,而欧盟的碳交易还包含其他的气体。”
对于非能源企业而言,应对双碳目标,算碳与节能也日渐被提上日程。针对上市企业,监管部⻔也已开始制定碳披露规则,并要求企业报告碳排放情况。从运营管理和会计角度,企业原本关注成本、销售额、交货期和质量,未来需要加上碳排放量。
- 3 -
从能源革命到科技革命:
组织应该如何应对变革?
除了能源革命对组织的重塑,科技革命也将会对组织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纵观历史,每次技术革命起码会带来三大影响:贫富差距拉大,产业革命不可阻挡,组织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蒸汽时代的农业社会组织形式,电气时代的工厂制,计算机时代的公司制,而到了人工智能时代,组织最大的变化是人机协同将越来越重要。
张维宁
长江商学院会计学副教授
MBA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学术主任
“2023年以前可以说是数字化的上半场,上半场解决了精准匹配的问题,也就是我可以精准的帮你找到人、货、渠道等等,但是到了下半场,数字化要解决的问题就叫做‘洞察’。”长江商学院会计学副教授、MBA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学术主任张维宁教授在9月17日的课堂上这样解释。
“洞察”也就意味着人工智能可以建立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并且进行优先级的排序,这个过程是高级的智能,因为洞察能力的建立意味着创新的可能性,同时也意味着大量的人将会被替代。那么究竟什么类型的人会被替代掉呢?张维宁教授做出了详细的解释。
一家公司的员工可以分为五档:
第一档是只具备执行能力,但是未必能全部理解所做的事情;
第二档是不仅具备执行能力,还能理解所做的事情;
第三档是有一定的洞察力,能提出问题;
第四档是具备判断能力,同时可以做决策;
第五档是具备创新能力,可以破局。
人工智能将会逐层从下到上代替人力,有些公司,很可能最后只剩下老板,“当然,这个情况并不是发生在今天,有可能是十年后的事情,但是,这是一个大趋势。”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呢?张维宁教授也给出了三个具体的步骤:
第一:将通用人工智能变成公司的工具。
第二:用人工智能做辅助决策和执行。
第三:实现人工智能工具的自动化。
- 4 -
时代变革中那些不变的力量:
从郎酒看企业家精神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能源革命、科技革命和国际关系变化对企业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课题,企业家在迎接各种因时因地的挑战中,需要亘古坚持的是不变的企业家精神。
汪俊林
DBA十期班
郎酒集团董事长
9月16日,在位于郎酒集团麓湖生态城会议厅里,DBA十期班同学、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给大家分享了他理解中的企业家精神。
首先:要坚持长期主义。长期主义是企业穿越经济周期的不二法宝,无论在任何时候,企业都不能为了短期利益给未来的发展留下“地雷”。
其次:要坚持创新。企业的盈利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套利”,另一种是创新。过去,大部分企业都是套利驱动模式,未来,企业必须要依靠创新模式来驱动。
第三:要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精神。企业家决策是基于想象力和判断力,不是科学决策,企业家决策不是满足约束条件和求解,而是改变约束条件,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第四:要有超越利润的目标。盈利是企业的目标之一,但是如果企业只有盈利一个目标,最终一定不会持久。
第五:要有毅力和耐心。在低谷的时候,不要放弃,危机很可能最后会变成机遇。
第六:要热爱自己做的事。
第七:要坚持利他。
汪俊林的分享深入浅出,结合着自身的创业经历和郎酒品牌打造的实践经验,给现场的DBA同学带来多层面的启发,做企业如做人,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穿越周期,屹立不倒,就如大厅一侧背板上的四个标语传递的能量一样:正心正德、敬畏自然、崇尚科学、酿好酒。
- 5 -
在“变”与“不变”中学习
DBA同学积极布局未来
新能源革命正在改变全球的商业环境,不仅催生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市场和新需求,了解碳中和和新能源革命对于企业家来说是必要的战略知识储备。
此次课程不仅启发同学们思考能源革命和技术革命中自身的定位,也加强了大家的能源意识和企业社会责任。